商洛菌棒加速出海闯市场

2025-02-25 11:09:54
来源:商洛之窗 - 商洛日报

  本报记者 党率航 王江波

  人勤春来早,奋进正当时。2月21日,走进洛南县岭南生物产业园,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,空气中弥漫着食用菌菌棒独有的淡淡清香。一辆辆叉车在宽敞的园区内来回穿梭,将新年首批出口的食用菌菌棒装上大货车。

  “春节假期刚结束,企业便迅速恢复生产。这批菌棒价值6万美元,从园区出发后直达山东青岛港,随后转运出口到韩国的光阳港和釜山港。”洛南县岭南生物科技扶贫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江在现场调度货物,喜悦之情溢于言表,“近期的订单排得满满当当,预计每周能出口6到8车菌棒,为今年的发展开了个好头!”

  成批的菌棒加速出海的背后,得益于商洛海关尽职尽责。

  春节期间,商洛海关为这批货物开辟了鲜活易腐农食产品属地查检绿色通道,优先安排现场查检工作,确保不出现影响产品质量和通关速度的问题。查验后第一时间签发了电子底账,同步出具《植物检疫证书》,全力确保产品能够高效出口。

  “了解到企业出口意向后,我们就通过‘关长送政策上门’、专人讲解出口流程等方式开展精准帮扶,积极落实海关总署和西安海关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措施,为企业排忧解难,助推商洛食用菌产品更好走出国门。”商洛海关副关长肖红文说。

  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,受益的不仅是企业,当地群众也镶嵌在了食用菌产业链上。

  在食用菌大棚里,工人忙着采摘新鲜香菇。四皓街道白川社区群众刘让英开心地说:“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一份稳定收入,日子越过越好了,心里高兴着呢!”

  “我们的食用菌产品价格稳定、质量有保证,客户非常喜欢,近几年产品稳定出口韩国、美国。”张江说,“园区目前辐射带动全县食用菌种植规模突破1亿袋,超3000户群众从事食用菌产业,附近社区200多名群众在园区常年务工,人均工资每年超4万元。”

  近年来,商洛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,大力发展县域经济,持续壮大“菌果药畜茶酒渔”特色产业,竞争力不断提升。

  2023年4月,首趟中欧班列“商西欧”专列从商洛启程,开启了商洛产品前往中亚、欧洲的快捷之旅。2024年,“商西欧”专列常态化发车,源源不断的秦岭山珍走出深山。商洛还和宁波舟山港、青岛港等加强联系,探索铁海联运、国际联运、国际货代等贸易模式,打造更加便捷的物流通道。

  “公司近3年出口创汇激增5倍,从2022年的500多万元一路飙升至2024年的3000万元。今年预计出口创汇将达到6000多万元。”张江说,“客户冲着商洛的好山好水不断发来订单,我们有信心在国际市场上逐步站稳脚跟,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份额,把更多好产品卖出去。”

  好山好水出好菌。一车车商洛制造的食用菌菌棒,不仅是人们辛勤劳作的成果,更是打开国际市场大门的“金钥匙”,它们加速出海闯市场,助力商洛产品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。

[责任编辑:]

为您推荐

相关推荐

内容举报联系邮箱:58 55 97 3 @qq.com

沪ICP备2022005074号-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

Copyright © 2010-2020 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,违者必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