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越山海的职教帮扶
2022年7月,南京市浦口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赵业泉肩负国家教育人才“组团式”帮扶使命,跨越1200公里,从南京奔赴商洛,担任镇安县职业教育中心校长。在秦岭山区的教育攻坚前线,历经三载春秋,他将南京职教理念深植秦岭沃土,先后荣获“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”“浦口区优秀共产党员”“商洛市优秀校长”“商洛市优秀帮扶校长”“镇安县‘组团式’帮扶优秀校长”等称号。
引智聚能破困局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山区职教资源匮乏,赵业泉以“两地三校”协同机制破题,首创“长期驻校帮扶+短期专项指导”柔性模式。他多方奔走,建成江苏省三大名师工作室驻镇安工作站,嫁接陕西省两大技能大师工作室,实现帮扶形式、内容和效果的全面提升。
赵业泉推动职教定位从“层次教育”向“类型教育”转型。2023年,他促成学校与镇安中学战略合作,开设陕西省首批“综合高中试点班”,构建四大培养方向,分层分类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。
深耕一线强筋骨
教师是职教发展的关键。赵业泉带领团队扎根课堂,推行“三教改革”,发起“课堂革命镇安行动”。构建教师孵化模型,实施“青蓝工程”师徒结对计划,帮扶教师引领学科建设,组织教师300余人次赴江苏交流。
赵业泉主张专业建设紧扣区域经济,主导新建四大实训中心,重组职教中心五大专业群15个专业,成功申报陕西省“双优”学校优质专业2个,以三大专业群为引擎,深化产教融合,提升实践课程占比。
凝聚合力创典范
为破解县域职教发展孤立困境,赵业泉构建“1245”组团式帮扶共同体,联动多所学校,借力苏陕协作资源网络。2024年,成立陕南四市单招升学战略联盟,促进校际竞合。
同时,为了促使党建与育人深度融合,赵业泉以“党建+精细化管理1355机制”为载体,带领党员教师开展“乡村大家访”,打造“红色匠心”德育品牌,建设心理咨询中心,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网络。学校获评陕西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,无学生违法违纪、重大安全事故发生。
职教星火映山红
三载耕耘,硕果累累。在赵业泉的倾力帮扶下,镇安县职业教育中心累计斩获省级技能大赛21金32银33铜,国家级大赛3银7铜,实现商洛市国赛奖项零的突破,总成绩跃居陕西省第三;学校单招高考全省夺魁,本科上线118人,位居陕西省同类学校榜首;综合实力跨越提升,学校跻身陕西省信息化标杆校、“双示范”中职学校,入选国家“双优”学校创建单位。2024年,学校在校生达2095人,非全日制成人教育学员1024人,为县域培养康养技能人才863人次,就业率超98%。
进入轮换衔接期,赵业泉即将返回南京,但他仍然全力助推镇安职中创建国家“双优”学校。他是千里帮扶路上万千干部的缩影,其事迹诠释了东西协作“山海情深”的时代内涵,职教星火必将在秦岭间久久回响。
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
2022年5月底,钱自豪在妻子病床前接到了中央组织部遴选他为苏陕协作“组团式”帮扶团成员的通知,深思熟虑后,他向妻子和亲人表明了自己的想法:“我若不去,总归要有人去,我是老党员,虽然家里有困难,但已经答应的事情,绝不能反悔!”
2022年7月,钱自豪奔赴柞水县职业教育中心,舍小家为大家,开启了一场有温度、有情怀的帮扶之旅。
面对新环境、新同事、新学生,钱自豪深知责任重大:如何将南京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与柞水职业教育深度融合?如何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?这是他接到任命后持续思考的问题。
为避免“好心办坏事”,钱自豪制定了首个“三步走”计划:第一步,融入教师队伍大家庭;第二步,坦诚抛出教育观点交流探讨;第三步,获得认可后为学校制定统一目标并坚定推进。为此,他与校领导、中层、教师详谈;深入教室、宿舍、食堂倾听学生心声;走访企业宣讲政策、了解需求;家访为特殊学生送去温暖……充分调研后,他明确了方向——“做有温度的职业教育”,并找到了柞水县职业教育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措施。
完成首个“三步走”后,钱自豪结合数十年职业教育经验,制定了第二个“三步走”计划:“帮”字诀,拓宽协作内容形式,在专业建设、实训室建设、名师工作室、教师能力提升、学生技能大赛、特殊学生帮扶等方面全方位、深层次精准协作;“传”字经,坚持“输血”与“造血”并重,帮扶团队教师担任中层或教研组长,与学校教师结对,在管理、备课、教研、培训、比赛等方面全面负责“传帮带”;“派”字歌,分层分类选派管理人员、骨干教师、班主任等到江苏培训,遴选青年骨干到高淳中专跟岗锻炼,针对薄弱赛项,选派学生赴高淳集训提升技能、交流经验。
经过3年帮扶,钱自豪促成4个名师工作室在柞水职中挂牌;助力教师在班主任能力、教学能力等比赛中多次斩获一等奖;实现学生在创新创业大赛国赛奖项和省级技能大赛金牌零的突破。2024年省技能大赛上,学校创历史佳绩:获23奖项(含1金4银18铜);单招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增加明显;“1+X”证书考核成效显著,工业机器人等三类证书通过率超95%,三站点均获评“全国优秀试点院校”。争取国家教育质量提升资金370余万元建成虚拟仿真实训基地、幼儿保育实训基地;争取苏陕协作资金580万元助力信息化及实训基地建设。立足职业教育特色打造“月月有主题,周周有特色”品牌活动,全年开展军训展演等12项主题活动,建成涵盖专业技能、文体艺术等五大类41个社团,形成“一师一社团、一生一特长”育人格局。“组团式”教育帮扶工作连续三年获商洛市考核优秀,钱自豪个人荣获柞水县“优秀校长”“十佳校(园)长”及商洛市帮扶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。
“躬耕杏坛三十载,无悔白头追日月;知命之年行千里,牢记使命勇担当;立德树人山水间,教育初心永不忘;帮扶情谊系苏陕,职业教育温度胜似火。”在教育新征程上,钱自豪将继续与柞水职业教育人砥砺前行,共筑职业教育梦,谱写“组团式”帮扶激昂奋进的新篇章!
用心用情书写帮扶答卷
2022年7月,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孙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以“组团式”帮扶为契机,带领团队抢抓机遇,扎根商南、倾情奉献,将素有“天下文枢,千年文脉”之称的南京职业教育先进经验深深植根于商南这片沃土,生动诠释了“山海情深,双向奔赴”的协作内涵。
创新机制开拓新局
孙祥深知“教育帮扶是精神传承”。他以党建为引领,创新打造“1356”党建品牌(一个引领、三个抓手、五项措施、六个突破),成立“组团式”帮扶临时党支部,强化团队思想根基。借鉴溧水区经验,修订完善了108项制度,形成制度汇编;推行“行政值日”“干部轮岗”,显著提升治理效能与透明度;聚焦“专业建设、师资培养、产教融合”三大方向靶向发力,制定了《三年帮扶行动计划》。在党建引领下,成功打造“茶旅链”特色品牌,将手工制茶、茶艺表演专业与当地茶产业深度融合,新增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,开创“以茶促旅、以旅兴教”新模式。他常说:“职业教育应如商南茶,既有地域特色,又具市场价值。”
名师赋能本领提升
立足苏陕“人才双向流动”政策,三年来,孙祥组织了88名教师赴江苏研修,特邀南京正高级、特级教师来商开展专题培训,商南教育系统2618名校园长、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参与暑期苏陕协作培训项目。联合溧水中专学校成立“孙祥学生发展指导中心”等7个名优工作室,引领学校累计斩获省级技能大赛金牌12枚,实现输血造血双向奔赴。
“五育并举”立德树人
“职业教育要让学生既有立身之本,更有向上之志。”孙祥主导构建“乐德”育人体系,制定《重点生帮扶方案》,累计资助困难学生2760人次。为践行“五育并举”,他精心策划“亲近自然·磨炼意志”远足踏青活动,引领学生用脚步丈量秦岭,强健体魄;创新开设“茶园劳动实践课”,让学生在采茶制茶的实践中,感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;借力“苏陕协作”平台,开展赛前集训,选派学生赴南京、西安集训,“幼儿保育”赛项历史性挺进国赛,职教高考本科上线率持续攀升;2025年学校特色德育实践获央视专题报道,赢得师生广泛赞誉。
资源联动夯实根基
在溧商两地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,学校积极争取苏陕协作等资金,建设手工制茶、茶艺、电子商务、工业机器人、新能源汽车、幼儿保育等六大现代化实训基地,引入先进设备与技术,赋能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,设立奖教基金10余万元,提振教师精气神。孙祥创造性构建了“1+11”联防联控机制,创新打造了陕西公安“暖心警务会客厅”并推行宿舍准军事化管理,实现安全“零事故”。首创“校园餐127”模式,成为全县“示范标杆”。
三年来,孙祥用赤诚之心和实干担当,让匠心梦想如繁星般璀璨绽放,以奋进之姿推动商南职教中心实现嬗变跃升。其帮扶事迹获《中国教师报》《陕西日报》等十余家主流媒体报道。他常说:“苏陕协作是纽带,用心用情是关键,融入奉献是本分。”他怀一片丹心育桃李,把他乡作故乡,视师生为亲人,以扎根奉献、倾情服务的担当,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帮扶工作者的精神,为深化东西协作、赋能乡村振兴、培育商洛新质生产力贡献了坚实的职教力量!
夙愿得偿的支教之旅
2002年,陕西商洛山阳县与南京六合区结下对口帮扶之缘。在这场跨越二十余载的情谊中,南京六合中专的党总支副书记陈福东带着教育的热忱与担当,在山阳的土地上书写下一段动人的帮扶篇章。
实现支教梦想
2002年,南京六合中专开设山阳班,陈福东作为旅游专业骨干教师,与来自山阳的学生结下深厚缘分。孩子们的质朴、对知识的渴求以及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,在他心中种下了“想去山阳看一看”的种子。2022年6月,中组部等八部委开启“组团式”帮扶工作模式。时任六合中专党总支副书记的陈福东闻讯后,第一时间申请加入帮扶队伍。7月底,他告别家人,和两名同事踏上赴陕支教的征程,多年的支教梦想终于实现。
规划帮扶之路
山阳县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,教育资源受地域和观念影响较为匮乏。陈福东挂职山阳职业教育中心校长后,迅速投入工作。尽管面临高温酷暑、人生地不熟、交通不便等困难,他仍带队深入户家塬等地走访村户,与家长、学生交流,了解他们对教育的需求与期望。返校后,他又利用晚上时间与住校老师交流,深入了解学校情况。8月中旬,他撰写的《关于山阳县职业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》提交中组部,获得二等奖,为后续帮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推进专业建设
作为校长,陈福东深知专业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。山阳职业教育中心现有专业在实习、就业等方面存在诸多痛点。2023年2月,他带队赴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校调研,敏锐捕捉到智慧养老服务专业的发展机遇,邀请该校专家指导创建该专业。针对汽修专业设备陈旧的问题,他积极与南京六合中专沟通,搭建校际资源共享平台,签订学生异地实习培训协议,借助六合中专的省级项目资源助力专业发展。同时,他又促成学校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,解决了汽车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。
取得丰硕成果
陈福东明白,优质专业离不开优秀教师。为缓解专业课教师紧缺问题,他多次向当地相关部门申请,2023、2024年为学校争得45个教师编制,为学校注入新鲜血液。
在陈福东的带领下,学校专业建设成果丰硕。2023年3月,山阳县职教中心与多家企业和单位签订合作协议,拓展实习基地;在商洛市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,承办省赛部分项目并取得优异成绩。2024年,省赛成绩再创新高,多个项目获得国赛资格。他还带队参加教师教学能力比赛,连续两年在茶叶专业组获一等奖,2024年以2金2银位居商洛市第一。
陈福东用先进的理念和扎实的作风,赢得了全校师生的赞誉。他以实际行动践行支教情怀与教育理想,正如“福”自“东”来,给山阳县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希望和动力。
做师生成长的摆渡人
2022年7月25日,来自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杭金章带着组织期望、教育情怀和帮扶任务,来到丹凤县职业教育中心担任校长,他按照“精准、可实现、可持续、有成效”原则,坚持“理念引领、主动作为、真抓实干、团队协作,争取资源、院校共建,整体提升”的办学思路,实现学校可持续的发展。
杭金章到丹凤后迅速融入,通过走访、与师生谈心谈话,查阅教职员工信息与管理制度,实地考察校内场所等方式,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学校教情与学情。在此基础上,精心撰写了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调研报告,并制定了2022—2025年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与学年工作计划,为学校未来发展确立了清晰方向。
部分学生由于平时缺少父母陪伴与关爱,内心自卑且缺乏自信。杭金章敏锐地察觉到这一问题,要求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张贴在每个班级和宿舍,让学生有困难找杭老师。课间,他常到操场与学生一同打球运动,累了就席地而坐,与学生谈心交流,倾听他们的想法,鼓励他们勇敢翻越秦岭去看看外面的世界。
在杭金章的关怀与引领下,学校取得了诸多优异成绩。2024年全国青少年航模比赛中,学校无人机专业学生表现出色,2人获一等奖,2人获二等奖,学校也被授予“航空模型特色学校”。2025年省技能大赛中,消防专业3名学生在杭校长关心指导下,荣获金奖,西餐比赛获银奖,创造了学校在省技能大赛中的历史最佳成绩。
针对学校教师职称评审通过率低的困境,杭金章充分发挥自身评审经验优势,悉心指导教师优化评审材料,提升材料质量。同时,他积极利用自身资源,多次联系南京市教研部门,精心组织开展两市教研活动,为教师争取市级公开课机会,助力教师专业成长。
在杭金章的牵头推动下,学校与南京开展了25次交流互访活动,先后邀请南京8所职业院校的9批次62位名师名校长来校交流指导。学校也先后选派83名骨干教师和32名学生赴江苏结对学校跟岗、培训、交流学习。此外,学校先后挂牌成立了5个省级名师工作室,在名师的引领下,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,省、市、县教育科研成果取得历史性突破,教师职称评审通过率每年都稳定在80%以上。
为进一步延伸苏陕协作教育“组团式”帮扶工作的影响力,杭金章主动沟通协调,积极争取爱心企业和人士的支持,共筹集到42万元资金和物资,用于学校贫困生的捐资助学,为山区帮扶村搭桥修路。2023年底,他带头筹集3万元资金,为丹凤县红军小学的203名学生购置过冬棉衣,让孩子们在寒冬中感受到温暖。2024年“六一”儿童节,他又筹资1万元,为山区4所学校的300名学生送去节日礼物。他时常自购食材,在宿舍亲自下厨,邀请经济困难学生、留守学生一起用餐,并借此进行交流与勉励。
杭金章常说,在丹凤职业教育中心的3年时光里,离不开当地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,离不开苏陕协作契机和大后方的关心、支持和资源供给。3年的帮扶工作,不仅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,更通过“输血”与“造血”相结合,更新了教育理念,为当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